“教师”的从古至今称谓有哪些?

“教师”的古今称谓有哪些?
中华民族历来尊师重教,所以教师的地位一直很高。另外,历代对教师的称呼也有很多种。

最早的教师出现在原始社会末期萌芽中的学校里,学官们被称为“司徒”“秩宗”“典乐”,这些学官既是管理行政的首领或长老,又是社会教育的承担者。

进入奴隶社会,官办学校出现,教师名称也同时出现,“师氏”“父师”“少师”由官吏担任。到孔子办私学时,对教师有了“塾师”“书师”“学究”“老学究”“村夫子”“门客”“馆师”“馆宾”等称呼,但这些称呼表示的身份不同。自战国至唐宋,人们尊师重教,人们对教师又有了新的尊称。比如:

夫子:最早指年长者,后为孔门弟子名师孔子的尊称,后用以沿称教师,以示尊敬。

西席:古人席地而坐,以居西而面东为尊,故教师被称为西席,也称“西宾”。

函丈:也称子思及子路,聆听孔子讲学。“函仗”,原指讲学者与听讲者的座席之间相距一丈的距离以后用来指对学者或老师的敬称。

先生:起初是指年长而有学问的人,后来指称老师。

讲席:原指高僧、儒师讲经讲学的席位,后用作对师长、学者的尊称。

师范:此用法在今日仍沿用,因为教师应当有丰富的知识和高尚的德行,他们的言谈举止都应是学生的表率。所以,这一词便理所当然地成了教师的别称。

绛帐:汉代著名的学者马融在授课之时,常居于高堂之上,身边放下红色的帷帐,此后也有人用“绛帐”或“绛帷”作为对师长的尊称臺。

除了以上这些之外,教师的别称还有:“世儒”“师儒”“耆艾”“老夫子”“尊师”等。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