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公亶父为何要远迁岐山?
据推算,古公亹父是轩辕黄帝的第35代孙,周祖后稷的第 12 代孙。古公亶父在周人发展史上是一个上承后稷、公刘之伟业,下启文王、武王之盛世的关键人物,是中国上古周族领袖,周文王的祖父。亶父 “积德行义,国人皆戴之”,而戊、狄等游牧部落却常常侵逼。
有一次,西北边地的戎狄进攻豳国,想掠夺财物,古公亶父给了他们许多财物。当戎狄再次进攻掠夺士地与人民时,古公亶父只带了少量的私人亲属与部属,离开陶国,越过梁山,渡过漆水河与沮水河,定居在岐山南面山下(现今陕西关中西部的岐山县东北及扶风县北部一带的周原)。古公亶父不同意人民进行反击战,他说:“戎狄武装进攻,是想得到土地与人民。人民归我领导,或者归他们领导,没有什么区别。假如人民因为我个人的原因去进行战斗,用拼死的手段去达到我当君主的目的,这样的事我不会去做。”
古公亶父这次迁徙,受到本国和旁国民众的热烈拥护。不仅原来豳地民众扶老携幼跟从他,而且“旁国”民众也有很多人归附他。古公亶父新建的诸侯国,第一年有 3000户,第三年有 15000户。
元曲是元朝兴起的文学形态。曲,也称茶刷,就像唐诗、宋词一样。在结构上,四折加一个或两个楔子。一本杂剧通常由四折组成,一折相当于现代剧的一幕或一场,四折一般分别是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楔子一般放在第一折之前,介绍刷情,类似现代剧中的序幕;也有的放在两折之…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