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皇帝的坟墓叫作“陵”?

“陵”,原指大土山,并无墓地之意,那么,皇帝坟墓为什么称“陵”呢?

最早,君主的墓地都只称“墓”,不称“陵”。如《周礼·春官·冢人》说:“掌公墓之地辨其兆域而为之图,先王之葬居中,以昭穆为左右…”意思是说冢人职责是掌管王侯、卿大夫的墓,弄清方位并画出图来。君王的棺椁葬在中间,以父为昭、子为穆,分为左右次序,各诸侯的墓就在君王左右的前面…墓大夫的职责就是专门掌管国家墓地的。由此可见,周代君王的墓地称“墓。

春秋以后,许多诸侯的坟墓都葬在山丘中,所以有将“墓”称为“丘”,并且冠上名号。如楚昭王的墓称为“昭丘”,赵武灵王的墓称为“灵丘”,吴王阖闾的墓称为“虎丘”。大约在战国以后,君主的墓才开始有称为“陵”的。《秦始皇本纪》记载:秦惠文王葬公陵,悼武王葬永陵,孝文王葬寿陵。

推论应是当时君主的坟墓多利用大土山构筑而成,高广雄伟,故有此称。汉朝以后,几乎所有皇帝的坟墓都称“陵”了,而且每个陵都有名号。此外,有些妃嫔生前地位不高,死后因为儿子做了皇帝,而被追尊为皇太后,于是她的墓地也称陵。由此看来,自汉以后,历代皇帝的坟墓被叫作“陵”成为固定说法流传下来。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