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蠡为何被称为商圣?

范蠡,字少伯,生卒年不详,春秋楚国宛(今河南南阳)人。春秋末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实业家,被后人尊称 “商圣”。他出身贫贱,但博学多才,与楚宛令文种相识、相交甚深。因不满当时楚国政治黑暗,非贵族不得人仕而一起投奔越国,辅佐越国勾践。

在越国被吴国灭亡时,是他提出降吴复国的计策,并随同越王勾践一同到吴国为奴,千方百计谋取勾践回国,成为辅助勾践灭吴复国的第一谋臣,官拜上将军。但当勾践复国之后,他毅然弃官而去。首先他到了齐国,改名为鸱夷子皮。齐国人知道他有很好的品德和才能,就请他当宰相。由于他退归林下的决心已下,不久又辞官而去。他到了当时的商业中心陶(即今山东的定陶县)定居,自称 “朱公”,人们称他陶朱公。他在这里既经营商业,又从事农业和牧业,很快就表现出了非凡的经商才能,在 19年内有三次赚了千金之多。他也仗义疏财,从事各种公益事业。

陶朱公很有经商的头脑。他根据市场的供求关系,判断价格的涨落,即“论其(商品)有余和不足,则知(价格)贵贱”,提出一套“积贮之理”。就是在物价便宜时,要大量收进。他说“贱取如珠玉”,即像重视珠玉那样重视降价的物品,尽量买进存贮起来。“贵出如粪土”,等到涨价之后,像抛弃粪土那样

毫不可惜地尽数抛出。

范蠡著有 《陶朱公理财十二则》,后人又根据他的经商理念加工整理而成了《陶朱公生意经》,这两本书中提出的诸如“劝农柔,务积谷”“农末兼营”“务完物,无息币”“平粜各物,关市不乏,治国之道也”“夏则资皮,冬则资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等思想对现代的经济建设也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关推荐: 齐桓公死后为何久久未下葬?

齐桓公一生显赫,是一位有治国才千和雄图大略的统治者,也是春秋列国中的第一个霸主。但是他的晚年却有点悲惨,其死后很长时间都没有下葬,这是何故呢? 管仲在世的时候,齐桓公把公子姜昭立为太子,并把他托付给宋国国君宋襄公照顾。管仲死后,齐桓公的儿子们开始互相钩心斗角,…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