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耳为何被称为逃亡公子?
作为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重耳曾省过一段辛酸、坎坷的逃亡生涯,62岁才回国继位,因此也得到一个 “逃亡公于”的名号。
公元前 666年,晋献公派32 岁的重耳守护蒲城。公元前 656 年,重耳遭到骊姬之乱的迫害,离开了晋国都城绛,到蒲城,他父亲晋献公派勃鞮谋杀重耳,重耳爬墙侥幸逃走。重耳的母亲是翟族,他决定向翟族人的地方逃跑。
公元前 651年,晋献公逝世,荀息当国相,骊姬立他儿子奚齐为国君,里克杀了骊姬和奚齐,荀息自杀,里克派人迎接重耳回国即位,重耳辞谢,时年 47岁。公元前 650年,重耳的弟弟夷吾登君主宝座,自立为晋惠公。公元前 644年,晋惠公派勃鞮第二次追杀重耳,重耳决定去为齐桓公效劳,同时希望得到齐国的保护和帮助。
公元前 638 年,重耳到了宋国。宋襄公款待他,并送他 20辆马车。后来重耳到了郑国,郑文公拒绝接待他。到了楚国,楚成王设宴按待他,并问他以后打算如何报答楚国。
重耳回答“万一晋国和楚国之间发生了战争,我愿意命令军队撤退三舍(即九十里)”。
楚国大夫子玉建议楚成王马上杀死重耳,以免给自己留下后患,但是楚成王没有采纳他的意见。最后,重耳到了秦国,秦穆公热烈接待他,并把自己的亲生女儿怀赢许配给他。公元前 636年,秦穆公护送重耳回晋国。重耳即位,称晋文公。他大加奖赏有功人员,就连逃亡途中有仇于他的勒鞮、头须等,世被重用。晋国大治,从而成就了春秋伟业。
西周王朝是中国奴隶社会的顶峰,以文王、武王发端,后经历 13位国王。按当时墓葬制度,王族墓地与宫殿距离很近,甚至可以看作宫殿结构组成部分。王族埋葬得十分 集中,因此,无论官殿或陵园一旦有所发现,就可以“顺藤摸瓜”,扯出一大串。西周墓葬“不封不树”,没有任何地面…
共有 0 条评论